“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传递气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重要作用。
2017年3月23日,世界杯预选赛买球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办的世界气象日主题论坛活动在北大物理学院北547教室顺利举行。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观云识天(Understanding Clouds)”,旨在强调云对天气、气候和水循环的“超级”重要性。云是天气观测和预报的中心,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关键性不确定因子。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云如何影响气候以及不断变化的气候将如何反过来影响云。同时,云也在全球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水资源分布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来自北大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的八位老师为现场观众逐一做了的专题报告。虽然活动当天下起了小雨,论坛现场依旧人气高涨,除了校内的同学之外,还有来自中国气象局、西藏气象局和其他高校的专家、老师和同学、以及关注大气科学的普通百姓。
首先,北大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胡永云老师为本次活动致辞。作为本次主题论坛的开场,胡老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系外行星大气中的云。
本次主题论坛共包括八个专题报告,分别是云和气溶胶(赵春生教授)、云和霾(傅宗玫研究员)、云和污染传输(林金泰研究员)、极地的云(刘永岗研究员)、太阳系外行星上的云(杨军研究员)、卫星看云(李婧研究员)、雷达看云(孟智勇副教授)、我们如何看云以及仪器介绍(李成才副教授),形式多样,深入浅出。
各位老师在报告中回答了“什么是云”、“什么是气溶胶”、“云与污染传输的关系”、“如何观测云”等问题;还有老师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揭示气溶胶在云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更有老师现身说法,教大家如何做临近短时预报;最后关于“极地的云”、“太阳系外行星上的云”的压轴报告更是极大地拓展了大家的关注面,给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次主题论坛活动介绍了不同类型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意义,通过简单的事例教会大家如何通过某些特定种类的云型及天气雷达资料对临近的天气做出预估。便于公众了解云所指代的天气现象,通过不同的云型简单地预测天气,了解云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不确定性,了解现阶段对云的观测手段(地面观测/卫星观测),通过简单的现场实验揭示气溶胶扮演云凝结核在云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从云的角度,就气候变化、局地空气污染等热点问题做出阐述。
上一篇:德国波恩大学校长一行访问北大并与物理学院教师代表座谈
下一篇:北大物理学院在美成功主办“中国之夜:五校联合引才宣讲招待会”